在某小城的一家寒土地糧油店里,王先生忙著為顧客拿貨裝袋。誰能想到,三年前他還因創業失敗背負著80萬房 貸,而今不僅還清 債務,賬戶里還穩穩躺著七位數存款。這個曾經的“負翁”,如何經過糧油生意實現人生逆轉?他的故事,或許能揭開實體經濟創業的新密碼。?
一、寒流中掘金:選對賽道比努力更重要
2022年秋天,王先生關掉了經營五年的裝修公司。大環境沖擊下,裝修行業斷崖式下跌,他的生意就像秋風一樣蕭條,他抵押房產維持運轉,仍欠下巨額債務。?
轉機出現在一次體檢,30多歲就三高,醫生讓他必須注意作息,注意飲食。?
這讓他想起曾在商場見過的寒土地門店——主打生態糧油的連鎖品牌,顧客拎著米面油絡繹不絕。?
深入調研后,王先生發現寒土地的商業模式暗藏玄機:品牌方在黑龍江建三江、吉林延邊等寒地核心產區自建種植基地,采用產供銷一體化模式,從種子到餐桌全程可控。更關鍵的是,其產品線覆蓋五谷雜糧、山珍干貨、沖調飲品、調料特產等眾多品類, SKU超300個,能滿足家庭餐桌90%的需求。?
“這不像傳統糧油店,更像健康生活解決方案提供商。”他當即決定加盟。
二、破局三板斧:差異化競爭的實戰哲學?
開業首月,王先生就遭遇當頭棒喝——周邊三家傳統糧油店聯手降價,5公斤裝大米比他便宜8元。但他迅速調整策略: ?
第 一招,體驗式營銷。在門店設置體驗區,顧客可親口品嘗剛出鍋的大米,剛沖泡好的的研磨粉,剛煮好的雜糧粥。
第二招,社群精細化運營。建立“寒土地健康管家”微信群,每日分享養生食譜,每周邀請營養師直播答疑。
第三招,異業聯盟拓客。與周邊瑜伽館、中醫館合作,持卡消費可享9折優惠;為幼兒園定制“沒有添加輔食專區”,為食堂提供東北大米食用油,為企事業提供企業福利。?
這些打法很快見 效,開業第三個月,門店日均客流突破200人次。更讓他驚喜的是,某企業后勤部主動找上門,簽訂了每月5萬元的員工福利采購合同。?
站在2025年的門檻回望,王先生感慨:“選對平臺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寒土地不僅給了高質量產品,更教會我用新零售思維重構糧油生意。”他的下一個目標是三年內開出5家分店,讓更多家庭吃上安心糧。在這個健康消費覺醒的時代,或許每個社區都需要一家像寒土地這樣的“健康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