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稱 | 粿條 | 投資金額 | 10~20萬 |
成立日期 | 2005-02-23 | 門店總數 | 230 |
經營范圍 | 粿條 | 適合人群 | 網店形式 |
加盟區域 | 全國 | 是否有區域授權 | 否 |
品牌發源地 | 潮州 | 合同期限 | |
培訓期限 | 特許使用費 | ||
營業條件要求 | 保證金 | ||
加盟費 | 10萬元人民幣 |
粿條,是閩南語系地區的福建、臺灣、汕尾、潮汕、海南省全省的特色傳統小吃,一碗爽口的粿條湯,是汕尾人、潮汕人餐桌上常見的主食,也是觸動海內外汕尾人、潮人鄉愁的家鄉味道。追根溯源,潮汕粿條其實源于廣州河粉。后來被潮汕人引入潮汕地區,再注入自己的理解并加以改良,逐漸自成一派,成為了后來廣為人知的潮汕粿條。 潮汕地區以平原為主,稻谷一年兩熟,因而大米成為了人們的主要食糧。而潮汕人不甘于僅僅以米飯、粥糜果腹,還巧妙地加工大米,制作出一系列衍生物。純白如牛奶的米漿,在潮汕人的手下,變身成為了“粿”,由此誕生了主食“粿條”與諸多粿品小吃。
命名差異
采用米、麥以及雜糧所制成的副食品稱為“粿”或“粄”的福建、臺灣、潮汕、海南基本同根同源,食俗口味也相似。
“粿條”一詞是潮汕地區、福建閩南地區叫法,海南、廣東潮汕、福建閩南、臺灣等地的客家人則將其稱為“粄條”。而用米粉調成漿蒸成薄片切成條狀的叫做“粿條”或“粄條”,廣東潮汕地區和臺灣也有稱為“粿仔”或“粿仔條”的。
香港一些餐室的所謂“貴刁”,實質也是潮汕話“粿條”的譯音。在南洋做粿條生意的,華僑居多,它的制法根本和福建的相同,不過多加上些咖喱粉而已。這種小食,大概也為當地人士所喜愛,所以粿條也為當地人所熟識。香港餐室又從那里音譯過來,名為“貴刁”。有的還鄭重其事,加上“馬來食品”等等字樓,實在卻算不了什么“秘”。而所謂馬來食品,不外是粿條的馬來化罷了。
制作過程
制作原料
粿條通常以米和水為原料,待米漿薄層蒸熟放涼后,用刀切成一指寬的條狀。
制作方法
粿條和河粉的制作過程大致相同,都是先將主要原材料——大米,淘洗干凈,然后加入石磨或者石磨機器研磨成米漿。然后上蒸籠或者竹屜蒸制,晾涼后切成條狀。潮汕粿條更追求米香的純粹,所以在原料調配比例中米漿的占比會更大。
1、先將大米用冷水浸泡一段時間;
2、等到大米膨脹變軟之后便可以那去磨漿機磨成漿;
3、磨成漿后根據混合米漿的濃度決定要不要加水,然后放到蒸籠抽屜里面蒸熟即可,一般火比較大的時候,3分鐘左右即可
1、有權在所代理區域內開設一家或多家直營店,擁有經營權和監督管理權,并獲取經營收銀。
2、可享受總部強大的廣告優勢,分享總部經營資源。
3、有權在所代理區域內發展經銷商,并行使管理權,規范經營,分享公司的經營理念,管理理念,文化理念。
4、享受總部的特別優惠和超低折扣,對經銷商和二級代理供貨,獲取有利的供貨差價收銀。
5、享受總部成功模式,在代理區域內發展自己的經營網絡,對經銷商的建立、管理、促銷等各方面將獲得總部優勢。
6、分享總部的經營資源,產品手冊、經營用品、促銷宣傳品總部將免費贈送。
7、選址優勢:市場督導下店考察和電話知道,協助代理店面選址。
8、裝修優勢:總部根據店面尺寸圖免費為店面提供形象設計。
9、產品優勢:招商總部利用牌子優勢不斷開發新產品。將很新產品推向市場。
10、開業優勢:免費提供營運培訓教程,包括營銷技巧,產品陳列等。
11、運營優勢:專業培訓師親臨加盟門店現場指導,免費提供業務指導。
12、廣告優勢:總部安排投放巨額廣告,促進項目牌子在全國市場快速發展。
1、 征詢:以電話、傳真、網上留言等方式向總部征詢事務,索取關系資料;
2、 申請:填些申請書,確認關系事務;
3、 實地考察項目:到總部實地考察項目,與總部工作職員進行面對面交流。
4、 簽署公約:雙方確認結果無誤,經友好協商,正式簽署單干公約;
5、 謀劃確認:根據所選單干級別,繳納關系費用,確認區域謀劃權;
6、 技能培訓:到總部肩負技術、管理、運營等全方面培訓,并肩負考核;
7、 店面裝修:總部協助單干商確認商圈及選址,以及店面裝修及安放;
8、 開業籌備:領取授權書、開業贈品,完善鋪貨,安放宣傳物料,準備開業;
9、運營引導:總部專業職員長期進行跟蹤引導及營銷輔佐。
1、申請人能夠承擔法律責任,對創業有想法。
2、心理健康,立足于長期發展。
3、認同品牌的加盟方式和經營理念,服從總部機構管理,積極配合總部的市場運作,遵紀守法,規范經營。
4、具備足夠資金實力,能夠滿足加盟店的啟動資金要求以及后期的經營費用。
5、品牌加盟商有較強的公關能力及策劃組織各種促銷活動的能力。
6、必須確保嚴格遵守品牌加盟的有關管理經銷業務,信用確保,其它商業規劃等方面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