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為孩子提供有準備的環境?
蒙特梭利說:“延長工作周期的目的,在于培養孩子的專心和耐力。”因此,蒙特梭利特別重視并且告訴教師,需要“等待”孩子反復練習的行為發生,而予以鼓勵,使孩子樂意“再來一遍”,甚至幾十遍。其實,這就是在為孩子提供一個有準備的環境。那么,蒙氏教師在教室里應該如何做呢?認為,一名合格的蒙氏教師應該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1.預備環境
我們不止一次強調,一個適合生命發展的環境對兒童的重要性,所以在蒙氏的教學中,如何為孩子準備一個適合他們生命發展的環境,被列為首要的條件。
2.發現意愿
兒童表現在外的行為,往往是內在需求的反應,尤其是幼兒時期會在某一階段對某種需求有特別的“敏感期”。如果能掌握這一時期的需要而予以教育,對孩子的啟發將是事半功倍的。
3.協調意愿
蒙特梭利老師與傳統教師的差別,在于蒙特梭利老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在“教”學生,而是教具、兒童及學習意愿的協調者。她必須依孩子的需要而整理環境,并且觀察孩子的需要和意愿,提出適當的教具來讓孩子“工作”。
4.延長工作周期
如果孩子已經專心進入“工作”情境,啟導員就該鼓勵他繼續操作,以“延長他的工作周期”,讓孩子酌情的反復操作。蒙特梭利說:“延長工作周期的目的,在于培養孩子的專心和耐力。”我更認為一個兒童未來生命發展的“精度”與其“專心和耐力”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因此,蒙特梭利特別重視并且告訴教師,需要“等待”孩子反復練習的行為發生,而予以鼓勵,使孩子樂意“再來一遍”,甚至幾十遍。因為兒童知道如何使用教具,只不過是教具的功能開始顯現的階段而已。孩子能對教具產生盡情的反復操作,才會使兒童發生“真正的成長”,我稱之為:“心智的任性發展”。這種盡情“反復”操作的情況,只有當兒童感到“工作”的樂趣,且能夠符合他的“內在需要”時才會發生。
5.“觀察—實施—記錄—研究—發現—重新針對他們的需要進步而對教育計劃的再設計”的循環施為。
由于孩子的不斷成長和他們之間的個別差異,以及敏感期各有不同,使老師的教育規劃需要不斷改進。惟有透過實際的觀察、記錄、研究,才能深入切實的發現兒童內在的需要,而給予適當的教育和引導,使其生命更美好的成長。
孩子能對教具產生盡情的反復操作的意愿時,才會“真正的成長”。這種盡情“反復”的操作,只有當兒童感到“工作”的樂趣,且能夠符合他的“內在需要”時才會發生。 所以,作為蒙氏教師,應為孩子提供有準備的環境,讓孩子的智能得到很大程度地發展!
下一篇:民辦幼兒園:做了解和引導家長需求的高端幼兒園 上一篇:投個英倫御品蛋糕店四季都發財
分享到:
項目排行榜
點擊排行
- 1 威狐手游:手游創業,為什
- 2 少兒體適能運動是怎么訓練
- 3 社區兒童書店加盟,有哪些
- 4 雅琳娜化妝品加盟鉑金體驗
- 5 鋁合金宣傳欄加盟代理需要
- 6 乙十睡眠充電站的服務理念
- 7 汽修加盟店好嗎
- 8 木地板十大品牌加盟排行榜
- 9 鄆城壯饃加盟條件費用
- 10 加盟真麥糧品烘焙可靠嗎
加盟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