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朋友的世界里,很多事情只分好玩的與不好玩的。能夠自由地玩陶土,隨意地糊泥、用力敲打泥巴、捏塑泥塊,這就是好玩的事情。一堆土經過兒童的勞動,變幻出一個個精美的造型,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一個新奇的事物。
對孩子來說,陶藝課不是做題目,必須有一個標準的答案,相反的,它沒有標準答案,也不一定要按照老師的原型做得很像,兒童豐富的創造力,才是陶藝的生命力。
他們在搓、捏、團陶泥的過程中,既能滿足觸覺饑渴、感知物體的冷與熱,軟與硬,又能鍛煉動手創作能力,所獲得的立體三維空間感和邏輯思維的發展,填補了美術的欠缺。更重要的是,陶藝活動所要求的立體觀察,不但有助于兒童進行平面繪圖,還可以培養他立體思維習慣,這對兒童日后的學習大有裨益。
當代孩子的的玩具大都是比較精致的,而泥巴是一種比較接近自然的一種物質,它的可塑性更強,因此陶藝制作對于孩子來說是極其有利的,是發展孩子手眼配合認識事物的更佳方式。
在孩子3歲的時候孩子能夠用單手去制作出泥粒和泥條,但在制作過程中孩子也會慢慢的了解泥的特性,怎樣去使用泥。父母要知道的是,學習陶藝就是一個促進思維發展,形成健康人格及審美情緒的一個方式,孩子的成果并非由一個作品所能表達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