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統計局8月29日公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受奧運效應帶動相關商品熱銷,食品類價格漲勢回落、銷售增加等因素的影響,7月份廣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4.95億元,同比增長26.1%,單月零售額和增速均創今年以來的新高。1-7月累計,全市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68.99億元,同比增長19.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0%,比上半年的實際增幅加快了1.1個百分點。
統計局表示,消費品市場保持較快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城鄉居民實現目標的提高促進了消費支出的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鎮單位職工平均工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實現目標和農村居民人均現金實現目標分別為21603元、13214元和5328元,同比分別增長13.8%、10.2%和13.9%.
此外,7月份的消費熱點較為突出,臨近北京奧運會開幕期間,奧運紀念品、紀念郵票及奧運題材的音像制品、書報雜志等相關商品的銷售不錯。日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19.4%,其中兒童玩具類零售額增長24.5%;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零售額增長38.1%;書報雜志類零售額增長33.9%.
統計還顯示,7月份廣州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7.1%,今年以來超過全國水平,其中食品類價格漲勢回落較為明顯。糧油類和肉禽蛋類等食品類商品的零售并未受到連日以來的強降雨天氣等因素的影響,零售額持續增長。據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統計資料顯示,食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