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店加盟金額
品牌名稱 |
金店 |
投資金額 |
20~50萬 |
成立日期 |
1997-03-09 |
門店總數 |
500
經營范圍 |
黃金,珠寶 | 適合人群 |
自由創業 |
加盟區域 |
全國 |
是否有區域授權 |
是
|
品牌發源地 |
虎門 |
合同期限 |
5年 |
培訓期限 |
7-28天 |
營業條件要求 |
|
金店始于沈記銀鋪,創于嘉慶25年(公元1820年)。嘉慶25年即公元1820年,沈燁老先生于廣東虎門開設“沈記銀鋪”,為“金店”的原雛店鋪,是以誠信、量足、料純名揚四方。道光19年即公元1839年,沈福沈祿兄弟接手“沈記銀鋪”,時值林則徐虎門銷,機緣巧合沈福與林則徐相識,滿腔愛國熱情的沈福深受林則徐贊賞,沈福將“沈記銀鋪”托付弟弟沈祿經營,棄商從戎,并參與虎門禁,從而參與前茅次鴉片戰爭。1841年1月26日,英政府搶占香港,沈福接受重任潛入香港維多利亞城附近的跑馬地開設“沈記銀鋪”分號掩藏身份,為清政府收集情報,無奈道光皇帝未能捍衛領土完整,于次年1942年8月29日與英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公元1860年,為了提醒自己子孫勿忘國恥,沈福將“沈記銀鋪”改為“中國銀樓”,但是英政府統治香港的殖民時代強制“去化”,不允許把“”的字號掛在店牌上,掛了三個月后“中國銀樓”牌匾被迫摘下,終于沈福在某資料查出的“國”字在古文中等同于“或”字,于是“中或銀樓”正式上牌。20世紀初沈福之孫沈尚接管“中或(國)銀樓”,曾大力資助孫中山等革新先驅。1941年日本攻打香港,香港總督楊幕琦無奈而降,“中或(國)銀樓”停業。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中國銀樓的當家是沈尚之孫沈士長毅然分散家資奮起抗日,時而輾轉內地,并以金銀資助解放軍為抗日籌得物資。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后,沈姓后人于虎門認祖歸宗,尋得機緣,并與從廣東遷至江西的“沈記銀鋪"后人正式成立“金店有限公司”。后又注冊內地正牌商標,并獲得馳名品牌,連鎖以及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