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米的種植環境與別的大米是有所差別的。正是因為這種差別,稻香米才會擁有它的特點:香、甜;口感好、不回生。《舌尖上2》給稻香米一個極高的贊譽:“這是極好的稻米”。
稻香米是屬于長粒香的一個換代品種,發源于五常市,是在種植水稻中偶然發現的一株,隨后幾年才培育出來的,在五常基地種植的稻香米就是如此。
稻香米的生長周期較長,需要大約140天的生長才會成熟,直到霜降,因為這時天氣就冷了,稻谷就不會循環長。
因此,稻香米的生長環境要適度溫暖,這樣到了霜降后,胚芽就會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而且,稻香米的出米率低,但這并不意味著不好,而是“物以稀為貴”的道理,稻香米反而更好。
稻香米的出米率在55%左右,因此,種植稻香米就要提前育苗、提前插秧。這就要求氣候環境要為它打好“提前量”,也就是說,稻香米的種子要種植在營養充沛的黑土地上,而后可實現它直鏈淀粉含量適中,支鏈淀粉含量較高的特性。
如此,營養渾厚的黑土,再加上適度溫暖的溫度,相配較長的日照時間,才會使得稻香米的水稻中充滿干物質的豐富積累,稻香米嚴格遵守這種“上天之選”的地理環境,在五常基地種植稻香米。
稻香米在脫殼后,米粒成長粒,飽滿堅硬,自然曬干后,米粒色澤清白透亮,燜飯后,味道醇厚綿長,芳香四溢。
因此,稻香米比普通的大米更白更香,吃起來十分有“嚼頭”,營養價值也很高。盡管如此,稻花香米好年頭的產量只有畝產九百到一千一百斤,所以更要倍加珍惜。
正是因為這種特性,田坤道稻香米在種植的時候,利用純自然之水澆灌,在有機腐殖質的黑土地上,運用運用田間標準化管理、雙選的生產工藝,每一粒田坤道稻香米的醇厚,從而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